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16的文章

Linux 操作不求人系列 - 貳章之壹 - Shell Script 程式設計(I) - BASH

     本章開始進入Shell Scripts的程式設計,因為Linux Shell的種類相當多,故筆者僅挑選預設的Bash Shell 及 學術界常會使用的 C Shell (/bin/tcsh )來說明與對照,在此先說明。至於 Scripts 的概念,在前章就已經說明過,可視為前壹章的各項指令之組合,在令其在執行檔案裡,依序執行,如前章所看到的 /etc/profile 檔案,在其他軟體上,有點類似巨集(macro)的執行檔,或是MS Windows的批次檔(Batch)。先建立此概念後,我們可以先在Terminal的命令提示字元,使用 for 指令,如圖2-1,在 shell scripts 內為了重複做一件事,而僅修改某些變數值,我們會利用所謂的迴圈(loop)方式來完成,而 bash shell 內常用的是 for 或是 tcsh/csh shell 內的 foreach 。 (圖2-1)      圖 2-1第一個指令輸入 for 的宣告,後面接著 seq 為變數名稱,為了逐次接收  in 後面之陣列值(http://www.gnu.org/software/bash/manual/html_node/Arrays.html)(註:若加了  ; 則 do 便可寫在同一行),接著 > 的提示字元的等待輸入,便是還沒遇到 done 指令來結束 do 的動作,控制此提示字元的環境變數為 PS2 。,此例的 seq 值,依序為第一次讀入 first 字串並存入變數 seq 當其值,接著second、third,從 echo $seq 可以看出,接著設定一個變數 file 其值為 my開頭字串,緊接變數值 $seq(first、second、third),再接固定的 script.sh 字串,接著利用echo指令,印出變數值$file,檢查是不是我們預期的字串值(註:如果想要暫停,讓使用者可以看清楚再繼續,可以加上指令sleep 3,表示畫面停止三秒鐘),接著利用 touch 指令產生 $file 字串值的檔案,再將其利用 chmod 指令, u+x 參數為令僅創立此檔的使用者帳號可執行(若要改為同群組可執行,參數需改為 g+x )。故可看到第二個指令輸入 ls ,便列出自動批次

Linux 操作不求人系列 - 壹章之肆 - 進入Linux操作環境(IV) - 編輯個人環境變數

     承上一節,我們已經學得 vim 的編輯能力,在這一節,我們就要來編輯我們在Bash Shell內的環境變數檔,按照登入時的存取順序為  ~/.bash_profile,  ~/.bash_login, ~/.profile 。緊接著下壹章,便是進入學習使用Linux工作主軸之一, 來撰寫自己的 Shell Scripts 程式吧 ! 首先,我們在命令提示字元,輸入指令  cd ~ && ls -al | more  ,用分頁的方式,來找找bash的相關設定檔案,如圖1-27。說明如下 $ cd ~ && ls -al | more     /*  將路徑改變至使用帳號的家目錄, && 為  cd~  執行成功後,接著執行 la -al ,若用 ; 取代,為不判斷是否成功直接執行下個指令。指令  ls -al ,也是把家目錄下,包含隱藏的所有檔案與資料夾列出,再利用 | ,把列出的結果,利用 more 指令,分頁列出來,若資料沒有列完,則出現如圖1-27左下方的 -- More -- 的提示,等使用者一直按空白鍵,才接續列出下一頁。 順帶一提,若想回到上一次停留的資料夾,亦可使用指令 cd - */ (圖1-27)      從圖1-27黃色框內亦可看出,有關於Bash Shell 的設定檔為  .bash_history,   .bash_logout,  .bash_profile, .bashrc , 對各個檔案的作用以及與其它Shell設定檔的比較有興趣的讀者,可以參考wikipedia: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ash_(Unix_shell)內Startup Scripts的部分   ,筆者僅說明.bash_profile與.bashrc這兩檔案的內容與調整。那如何把檔案內容一次列出來看呢?我們可以使用 cat ( concatenate) 指令,先把檔案 .bash_profile 的內容一次列出來,如圖1-28。說明如下 $ pwd     #先確認是否為使用者個人家目錄 $ cat -n .bash_profile   /* 把

Linux 操作不求人系列 - 壹章之參 - 進入Linux操作環境(III) - vim編輯器

     圖1-18為利用gedit來開啟圖形化編輯模式,因為已經圖形化,讀者可以自行操作玩一玩,筆者不再多加說明 gedit 圖形化的編輯環境,因為,有圖有真相、有圖有真相、有圖有真相(很重要所以說三遍)(圖1-18下)。關於 Terminal 下編輯檔案的程式,很多高手高手高高手可能會提及  nano Text Editor (http://www.nano-editor.org/),或是 Open Source 的精神領袖 Richard Stallman 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ichard_Stallman,) 之神作 Emacs(https://www.gnu.org/software/emacs/),但筆者本篇還是主要僅說明老牌的檔案編輯器 vim (http://www.vim.org/about.php). (圖1-18)      圖1-18用第 1 個指令ls,列出現在位置有的檔案與資料夾,可以看到我們上一節所創造的檔案myfirstfile,利用 gedit後面接上檔案名稱 myfirstfile,來開啟該檔案,如第 2 個指令, $ gedit myfirstfile &    /* 在Linux利用 & (and) 符號,可以將指令產生的工作,放入到背景執行。 */      此時顯示出結果分別工作順序號與程序的序號,[1]  21606,若要把它脫離背景執行,可以輸入指令  fg %1 (註:鍵盤 Ctrl + z ,將工作暫停在背景,這時再輸入指令 bg %1 ,就可繼續背景執行) 。將工作放置背景的好處,是輸入Enter執行後,還可以在利用該Terminal視窗,再輸入其他指令,以達到同時多工的效果。因我們用了&,故在同一個視窗便可以在輸入第 3 個指令ps( Process Status ,對ps詳細參數想了解的讀者,可利用 man ps 查詢),列出在執行的工作,將顯示結果分成8個欄位(圖1-19),挑重點說明如下: $ ps -ef  | grep gedit    /* 將所有在執行的程式逐行列出,並利用 | ( pipe, 鍵盤按鍵常出現在Enter鍵附近

Linux 操作不求人系列 - 壹章之貳 - 進入Linux操作環境(II) - Linux FHS

     承上一節,為方便教學,我們先開啟四個Terminal,如圖(1-11)(註2021現在也可以藉由安裝tmux軟體來切割Terminal),這樣的好處,就是可以在其中一個Terminal執行命令後,等待的時間(如複製大量資料),我們還可以對其他沒有執行命令的Terminal下命令,這樣一來,就可以達到真正多工(multi-tasking)的操作目的,讀者可注意到右下角兩個虛擬工作桌面(以下簡稱workspace),左邊的已經被我們開啟四個Terminal,所以讀者可以點一下右邊的workspace,並一樣開啟Terminal來玩玩, 這對於抄寫編碼、指令查詢或文件對照改錯等等的方便性有相當大的助益 ,且現在同時可以讓 8 個( 2 x 4 ) Terminals執行命令,也是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,除了多工狀態的穩定,這也是Linux環境下工作的優勢之一。除此之外,讀者亦可試著利用鍵盤Ctrl+Alt+F[1-7](註:Ctrl+Alt 搭配 F1 到 F7 會進入不同的 tty 環境,http://tldp.org/HOWTO/Text-Terminal-HOWTO-7.html),來切換其他的 Terminal 與 X  Windows 的工作環境,這些方式,也是當命令執行造成系統緩慢時,或某一個 Terminal 狀態下,命令執行時產生凍結,來對其拯救並回春系統的好工具。 (圖1-11)      接下來,筆者還是需介紹 Linux Shell(http://www.programering.com/a/MDMyQTNwATE.html)概念,與 Linux 系統的基本架構,如圖1-12。電腦硬體資源(Computer Resource/Hardware)為最基本的需求,Linux Kernel 需建立在其上,且依硬體效能而有不同的效能表現。再來需建立一個可供各軟體資源使用與置放的檔案系統( File System ),可能為 ext3 、 ext4 、 xfs 、或  btrfs  等格式(關於檔案系統比較,可參考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omparison_of_file_systems),就如同 MS Windows下,需要給定 NTFS 當預設

Linux 操作不求人系列 - 壹章之壹 - 進入Linux操作環境(I) - GNOME

     上一章,我們已經安裝好將要用的CentOS6_x64,重開機後,看到如圖1-1的選擇登入帳號,請選擇您先前安裝所創立的帳號,並輸入您設定的密碼,登入GNOME桌面(有關於gnome介紹,請參閱https://www.gnome.org/,本章不詳加說明),對於習慣Windows的讀者,可能會覺耳目一新,但對Apple MAC OSX的使用者,可能對登入畫面有些許熟悉,但登入後,應該都會覺得GNOME的圖形使用者介面(以下簡稱GUI)十分"清淡",但我想,這也是Linux系統可以節省硬體資源使用程度的原因之一(如 XFCE,http://www.xfce.org/),相較於其他GUI,KDE(https://www.kde.org/)就顯得華麗許多,這些GUI,我們在Linux底下,就統稱為X Winodws System/Manager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X_Window_System),如圖1-2,GNOME Desktop。 (圖1-1) (圖1-2)      為了讓習慣MS Windows的讀者加速進入GNOME的環境,以下會常以MS Windows的資料夾與路徑名稱來類比,圖1-2的最上方工作列左上角選單與捷徑,由左至右分別為Applications, Places, System(圖1-3,圖1-4,圖1-5,分別為點開的狀態),類似於MS Windows下的程式集,我的文件,控制台。而捷徑亦如MS Windows可釘選於工作列來方便執行,而最上方右上角,由右至左分別為登入帳號,日期與時間,網路連線狀態,系統音效(圖1-6,圖1-7,圖1-8,分別為點開的狀態),直接將滑鼠指標在各圖示上停數秒,亦有說明標籤顯現。 (圖1-3)      將上圖各項選項點開,可以看到如圖1-3-1 ~ 圖1-3-6的項目,請讀者可以自行玩一玩。 (圖1-3-1) (圖1-3-2) (圖1

Linux 操作不求人系列 - 零章之壹 - 安裝Linux系統

     此範例為使用類 RedHat Enterprise Linux(RHEL) 系列的開放原始碼(Open Source)的發布版(Distribution)CentOS 6.X 64bit為基礎(以下簡稱 CentOS6_x64,有別於類 Debian Linux 系列的Ubuntu,或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之有些內建指令與存放位置的差異。有興趣的讀者,可以參考此網頁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omparison_of_Linux_distributions),故不再贅述。首先,安裝CentOS前可先至CentOS.org(網際網路網址(URL)上看到.org,通常都是指某種組織或基金會)網站(http://isoredirect.centos.org/centos/6/isos/x86_64/),可以下載最新的CentOS6_x64版本為6.7,只有32bit舊機器可以從(http://isoredirect.centos.org/centos/6/isos/i386/),文章僅討論64bit的版本,故不再論述32bit的安裝與操作方式。在下載網站內,下載在您附近的位址的檔案,或是您看最順眼的位址,進入下載伺服器後,可以看到如圖二之檔案連結,若您要玩玩無需安裝的CentOS請下載-LiveCD.iso,但不在本文討論之列。需安裝的讀者,請下載-bin-DVD1.iso與-bin-DVD2.iso兩個檔案。 (圖一) (圖二)      為了教學方便,故筆者在安裝與操作的步驟,選擇利用VirtualBox軟體(https://www.virtualbox.org/)來虛擬化作業系統。VirtualBox的操作或如何虛擬化,並不在本篇討論之列,合先敘明(就是 在此先做說明,賣溝悶啊)。      要用USB開機或光碟開機的讀者,請先用Tuxboot(或Rufus,unetbootin)等製作USB開機並合併下載的.iso,利用ImgBurn等燒錄.iso光碟軟體,製作開機片。一般來說DVD1.iso是可開機的映像檔。此替代工具與方法,亦不在此贅述。      利用上述方法開